爱人利物之谓仁

发布者:王伟发布时间:2020-09-16浏览次数:145

“爱人利物之谓仁。”疫情无情人有情。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爱人利物之谓仁”,出自《庄子·外篇·天地》,该文以开头的“天地”二字作为篇题,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

文中对“爱人利物之谓仁”是这样表述的:“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为万物逝也。”

大意是,在覆载万物的道的统领下,以无为的心态去做事,就是自然;以无意的态度表达出来的,叫作德;爱天下人、利于万物,叫作仁;让不同的事物归于和谐,就是博大……君子如果懂得了这十个道理,就有了能够装下天地万物的远大心志,就能像百川归海一样万众所归。

这段文字论述有力、气韵铿锵,涵盖其中的就是仁者爱人的宽厚广博之德。

仁爱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与鲜明特色,有着超越时空的道德价值和精神魅力。

明确提出仁爱的是儒家思想。在儒家将仁爱思想相对固定下来之前,其实就已经有这样的思想。比如春秋时期,齐国相国管仲在《管子》一书中,有一篇讲国家治理的“霸言”篇,里面讲王道大业的创始,要“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到了孔子的时期,这样的表述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清晰。

《论语》里面就多有记载。“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即孝亲敬长为仁的本始。推此可以及众,“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在这里教导弟子们,在家入则孝、离家出则悌,到了社会上要“泛爱众而亲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至少从孔子开始,就明确把“仁”作为崇高的道德标准和人生境界。所以孔子跟弟子颜渊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很严肃认真地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是将是否具备“仁”,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德行,甚至提高到能否让天下归心的境界来对待。

大约又过了100年,到了孟子,则直接提出了仁者爱人:“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这种“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跟此前孔子提出的“泛爱众而亲仁”就像汩汩滔滔的源头活水一样,注入了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源远而流长。

西汉董仲舒说:“仁之法在爱人。”到了唐代,韩愈为了“起八代之衰、济天下之溺”,写了一篇探求大道之本的《原道》,他明确认为道的本原就是“仁义道德”,因此他明确提出“博爱之谓仁”。到了宋代理学家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更是对仁民爱物的有力注解。及至晚清康有为,也有明确的论述:“仁者无不爱,而爱同类之人为先。”

由此,可以看到我们文化传统中深厚的以民为本、生命至上的仁爱思想。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文化就前后相继、代不乏人。这种深沉阔大的力量,在海晏河清的承平岁月,则滋养着文明不断开花结果;在风雨交加的危急时刻,又像指南针、压舱石一样,让华夏文明的大船高挂云帆、笃行致远,从不为风高迷失,从不因浪大偏航。

刚刚过去的8个多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诚可谓风高浪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

在这场大考中,始终贯穿着生命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未有丝毫动摇。我们看到,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步调一致,涌现出了那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通过荧屏、手机、报刊,甚至是口耳相传,得到每一条讯息,我们莫不感佩不已,为我们英雄的人民一次次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告,言犹在耳:“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生命至上,体现着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穆铎)

信息来源:清风扬帆网